- 172024-06广安观潮丨坚持严在日常抓在经常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干部经常性的管理监督,坚持以严的标准要求干部、以严的措施管理干部、以严的纪律约束干部,使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着眼加强对全体党员全链条全周期全覆盖管理,与时俱进完善纪律规范,划定不可触碰的底线。各级党组织要从严抓好党的纪律建设,坚持严在日常抓在经常,推动广大党
- 172024-06清风丨祸患常积于忽微“祸患常积于忽微”出自北宋文学家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意指灾祸常常由一点一滴极小的、不引人注意的事积累而成。在古代,度量单位分为尺、寸、分、厘、毫、丝、忽、微等,“忽微”是极小的单位,此处喻指祸患产生的根源。俗话讲,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对待事物的发展变化不能忽视细节,否则就容易由小而大,由量变引起质变,小问题变成大问题,最终
- 172024-06广安观潮 | 形成遵规守纪的高度自觉党的纪律具有强制性,同时又是建立在共同信仰、共同理想、共同奋斗目标之上的自觉纪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既让铁纪‘长牙’、发威,又让干部重视、警醒、知止,使全党形成遵规守纪的高度自觉。”这一重要要求为新时代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提供了具体明确的目标指引和行动遵循。自觉的纪律是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集中体现。我们党历来强调要培养“自觉的纪
- 172024-06清风 |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都是古人描写端午节龙舟竞渡的诗句。作为一项古老的运动,划龙舟充满着激情与活力,展现出勇敢与力量。每每观之,不仅给人以视觉美感,更有奋发进取的精神激励。“入之愈深,其进愈难。”划龙舟如此,干事创业亦如此。今天,民族复兴进入关键阶段,景色更加壮阔,时间更加紧迫,“不
- 082024-06清风丨事成于惧而败于忽心存敬畏才能行稳致远。为官者干事创业,不可缺少敬畏心。南宋理学家吕祖谦有句名言:“天下之事,成于惧而败于忽。”其意思是,天下之事往往成功于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敬畏之中,败亡于疏忽大意、骄傲自满、放纵怠惰之中。这既是一条必然规律,也是被历史反复证明的宝贵经验。善于惧怕应该害怕的东西,正是“成于惧而败于忽”的要诀所在。春秋时期宋国
- 082024-06清风丨君子慎独 不欺暗室古训有言:“不履邪径,不欺暗室。”短短八个字,其中蕴含深刻哲理与智慧,告诫人们无论在明处还是暗处,都应坚守正道,秉持诚实无欺、行为端正的良善和原则。人生既有鲜花盛开的坦途,也有充满诱惑的歧路。歧路往往看似捷径,实则布满陷阱。“执之失度,必入邪路。”现实生活中面对各种挑战和诱惑,尤需保持“人间私语,天闻若雷。暗室亏心,神目如电”的清
- 082024-06清风 | 纲举目张“纲举目张”出自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壹引其纪,万目皆起;壹引其纲,万目皆张。”纲,是渔网上的总绳,比喻事物的主干部分;目,指网眼,比喻事物的从属部分。纲举目张的意思是:提起渔网上的总绳,所有的网眼就都张开了。比喻抓住事物的主要环节,就可以带动其他环节。“纲”是主干,“目”是从属,抓住了主干,就能带动从属,全局就能盘活、理顺。
- 082024-06清风丨磨而不磷 涅而不缁“磨而不磷,涅而不缁”出自《论语·阳货》,“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大意是说:最坚硬的东西,即使饱受打磨也不会变薄;最纯洁的东西,即使屡遭污染也不会变黑。这是孔子对弟子的教诲,意在说明:意志坚定的人不会受环境影响。孔子的一生颠沛流离,周游列国、施爱布道却四处碰壁。曾在陈国、蔡国之间被困,绝粮七日、疲病交加。不管是遭
- 082024-06清风 | 诚者自成日前,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向社会发布了2023年度“诚信之星”,10个单位及个人获得这一殊荣。他们中,有的坚持诚信经营、质量为先,着力打造有品质有实力的国货品牌;有的以诚立身、自强不息,身处困境仍然不忘履约践诺……这些可敬的人、感人的事,散发出诚信之美,也生动地诠释了坚守诚信人人可为。诚者自成。中华民族历来把诚实守信作为立身处世
- 082024-06清风丨一则多力 多力则强团结协作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基础。荀子有言,“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大意是说,和睦协调,就能够团结统一;团结统一,就能够发挥出强大的力量;力量强大后,就能够变得强盛;强盛之后,就可以战胜外物。《慎子·知忠》中也表达过类似的观点:“廊庙之材,盖非一木之枝也。粹白之裘,盖非一狐之皮也。治乱安危,存亡荣辱之施,非一人之力也。
- 082024-06本网评论丨把纪律学习作为必修课常修课当前,全党正在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提高党纪学习教育质效,很重要的就是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解决一些党员干部对党规党纪不上心、不了解、不掌握等问题,组织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认真学习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教育引导其做到学纪、知纪、明纪、守纪。坚持问题导向,是我们党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也是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有力牵引。
- 082024-06清风丨无为其所不为 无欲其所不欲“无为其所不为,无欲其所不欲”,出自《孟子·尽心章句上》,意为不做不该做之事,不贪图不该占取之物。它告诫人们要克制欲望,按照自己的良能和良知生活,不要盲目追求权力、财富和名誉等虚荣的东西,不要放弃做人的原则和底线。这也给我们党员干部一个深刻警醒。“手莫伸,伸手必被捉。”陈毅元帅在他的《七古·手莫伸》诗中,劝诫党员领导干部坚决不能贪赃
- 082024-06清风 | 理可顿悟 事须渐修理可顿悟,事须渐修,应次第尽”出自《楞严经》,大意是:道理是可以一下子明白的,而做事则需要慢慢地完成,按顺序一个一个做到最后。句中“事”与“理”、“渐修”与“顿悟”既相辅相成又各有特点,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顿悟”是结果,“渐修”是过程。从“事”到“理”,从“渐修”到“顿悟”,就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要实现质的飞跃,离不开前面量的积
- 082024-06清风 | 修身以不徇欲为最要修身以不徇欲为最要,不徇欲在乎常惺惺”,出自清代郭柏荫所著《嘐嘐言》,意为修养品性最重要的是不能随着个人的欲望任意行事,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保持一种持续的警觉和自我意识。可见,人生在世,要注重修心养性,让欲望有限度;方寸之间,按捺住内心的贪念欲望,方可留得住清名。唐代柳宗元在《蝜蝂传》中记载:有一种叫蝜蝂的“善负小虫”,常常被压
- 082024-06广安观潮 | 持续深化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良好的党风政风、社风民风,是引领党员干部向上向善的无形力量。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对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作出部署,要求“把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融入党的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充分挖掘优秀传统廉洁文化丰富内容,积极宣传廉洁理念、廉洁典型,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要更加注重正本清源、固本培元,坚持因地制宜、点面联动、
- 082024-06清风 | “指窖止贪”悟家风“指窖止贪”典出明代李中馥《原李耳载》:大臣王恕的儿子要到外地为官,为防止儿子日后做朝中“硕鼠”,王恕便引其到后宅说,“这里是藏金藏银的地方,有一窖金,有一窖银”。王恕死后,其子按图索骥,结果发现“皆空窖也”。至此,儿子豁然醒悟,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史料记载,王恕乃明代五朝老臣,一生刚正清明、勤俭自律,被誉为“国朝第一正人”。王
- 082024-06方圆谈 | 纪律是“戒尺”也是“鼓槌”党的纪律是党的生命线,也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保护线。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新增16条、修改76条,给党员干部标明了“触雷区”,划出了“责任地”,也吹响了“冲锋号”。广大党员干部须自觉主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搞清楚党的纪律规矩是什么,弄明白什么不可为、什么可以干,既有敬畏心又有精气神,真正做到忠诚干净担当。纪律是管党治党的
- 082024-06清风 | 当泡桐成为焦桐碑不自立,名由人传。如今,河南省兰考县的泡桐,被当地百姓称为焦桐。一字之变见深意,它体现了兰考人民对焦裕禄的怀念和爱戴,也承载着焦裕禄的政绩、政德和政声,彰显着焦裕禄的风范、风格和风骨。焦裕禄同志,一面精神的旗帜,一座矗立在人们心中的丰碑。焦裕禄曾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作为一个革命战士,就要像松柏一样,无论在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在冰天
- 082024-06清风 | 良工不示人以朴《后汉书·马援传》记载:“援年十二而孤,少有大志,诸兄奇之。尝受《齐诗》,意不能守章句,乃辞况,欲就边郡田牧。况曰:‘汝大才,当晚成。良工不示人以朴,且从所好。’”大意是,马援年少时就立有大志,不愿拘守于章句之学,而想去边郡种田放牧。哥哥马况劝他还是要脚踏实地,多加磨炼,如此方能成大器。“良工不示人以朴”,字面意思是,高明的木匠不把
- 082024-06清风 | 石以砥焉 化钝为利中唐“诗豪”刘禹锡一生仕途坎坷、常处逆境,但他始终坚贞不屈、乐观向上,无论在哪里为官,都是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并结合自身体验创作出了大量经典诗歌。其所作《砥石赋》中有云:“石以砥焉,化钝为利”,意思是用石头去磨一样物体,最后可以把钝的变成利的,引申为一个人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经受磨砺锻炼,可以变得更强大。苦难是人生的“磨刀石”,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