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邮箱:bgs65807047@126.com   |  中招咨询   |  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教育集团欢迎您!

清风 | 当泡桐成为焦桐

作者: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日期:2024-06-08 阅读:396

      碑不自立,名由人传。如今,河南省兰考县的泡桐,被当地百姓称为焦桐。一字之变见深意,它体现了兰考人民对焦裕禄的怀念和爱戴,也承载着焦裕禄的政绩、政德和政声,彰显着焦裕禄的风范、风格和风骨。

  焦裕禄同志,一面精神的旗帜,一座矗立在人们心中的丰碑。焦裕禄曾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作为一个革命战士,就要像松柏一样,无论在烈日炎炎的夏天,还是在冰天雪地的严冬,永不凋谢,永不变色;还要像杨柳一样,栽在哪里活在哪里,根深叶茂,茁壮旺盛;要像泡桐那样,抓紧时间,迅速成长,尽快地为人民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松柏”“杨柳”“泡桐”,正是焦裕禄一生最生动的写照。特别是在兰考的岁月,他把自己变成了泡桐,为群众遮风挡雨,躬身治理“三害”,贡献了全部力量,直至生命最后一刻。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前人打井,后人汲水。当泡桐成为焦桐,它标注的是民心这个最大政治,标示着焦裕禄经受住了实践、人民和历史的检验。焦桐挺立,是无声的心碑,是共产党人初心的展示,是焦裕禄精神的彰显。“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一个党的干部,把热血乃至生命都奉献给了这片土地,老百姓怎么会不铭记他、感念他?

  岁月流逝,精神永恒。人们只要看到兰考一片片焦桐,就能感受到焦裕禄“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

  “事如芳草春长在,人似浮云影不留。”自古以来,为人民做事、为人民当官之人,大都朗朗乾坤存正气,浩浩青史留美名。事实上,很多事物是没有特殊名称的,但正是有了先贤典范的为民之心、利民之事,才让这些事物拥有姓名、富有精神、光耀千秋。苏轼为百姓修堤,那堤便成了苏堤;林则徐兴修水利,那渠便成了林公渠;左宗棠植柳西北,那柳便成了左公柳……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共产党人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在我们党内,很多党员干部坚持人民至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其精神恒久地驻留在天地间。今天,许多人看到木麻黄,就会想起谷文昌;看到太行果树,就会想起李保国;看到寿光杨树一行行,就会想起王伯祥……这看到的哪里是树?分明是人,是人的精神、人的政绩、人的品格。由树想到人,是颂扬,更是认可;是追忆,更是永恒。臧克家在《有的人》中写道:“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焦裕禄、谷文昌、杨善洲等优秀共产党人就是这样,他们留下了政绩、传下了精神,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大人不华,君子务实。”金杯银杯,不如口碑。泡桐成为焦桐启示我们,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不是口号,而是行动;不在表态,而在表率。马克思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这才是党员干部应有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