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省”:儒家思想的一大底色
孔子非常重视人生的反省,我们在《论语》中能找到很多这方面的言论,如《里仁》:“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学而》:“就有道而正焉。”《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所谓的贤者,就是善者,就是有道者。见贤思齐即反省,反省的标准是贤人:把贤人当做学习的榜样,激励自己向贤人看齐;把不贤之人作为一个参考,时刻警醒自己不要堕落为不贤之人。
由孔子开启的见贤思齐的思想,后来成为儒家重要的修身原则,类似的话多次出现在儒家的经典著作中,如《礼记·大学》:“见贤而不能举,举而不能先,命也;见不善而不能退,退而不能远,过也。”《曾子·守业》:“君子祸之为患,辱之为畏。见善,恐不得与焉;见不善,恐其及己也。”《荀子·修身》:“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在儒家看来,见贤思齐既是反省,也是好学,君子只有这样修身,才能真正改正缺点,提高自己。韩愈在《原毁》一文中说:“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就其如舜者”、“早夜以思,去其不如周公者,就其如周公者。”继承的也是这种见贤思齐的思想。无论是“见贤”,还是“见不贤”,都有反省的味道,都是把自己与别人加以比较,返观自己有哪些不足、离贤人还有多少距离。这等于是给人生找到了两部教材,一部是正面的,一部是反面的。正面的教材给自己确立学习的榜样,反面的教材给自己划出人生的底线。正反结合,人生就可以在不断的反省和学习中前行。
在孔子看来,一个善于反省的人很容易做到知错即改。而知错即改的前提是一个人要有直面自身不足的勇气,但大多数人缺乏这种勇气,不敢直面自身的不足,所以孔子感慨地说:“已矣乎! 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论语·公冶长》)所谓“内自讼”,就是无须别人提醒或者批评,自己就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并深深自责。尽管大多数人难以做到“内自讼”,但越是做不到,越需要努力去做,否则的话,就是有个贤人站在你面前,你也学不到贤人半点模样。
与人们不敢直面自身不足相对的是,人们常常喜欢批评别人的缺点,这种人往往缺乏自省。孔子为此批评过子贡。《论语·宪问》:“子贡方人,子曰:‘赐也贤乎哉?夫我则不暇。’”子贡喜欢批评别人,孔子提醒子贡:“你就一定比别人强吗? 我没有时间去批评别人。”言外之意是,与其花时间去批评别人,不如用这个时间来提升自己。这段话,与其说是表现了孔子对他人的宽容,还不如说是展示了孔子反省的人生态度。《论语·卫灵公》中孔子的一句话也可以做如是解读:“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孔子认为,君子喜欢严格要求自己,小人喜欢严格要求别人。这是因为,君子喜欢反省自己,遇到问题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找不足(用孔子的话来说,就是“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见《子思子·鸢鱼》),而小人缺乏自省,遇到问题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却喜欢把责任推卸给别人。君子求诸己,带来的是自我的不断完善;小人求诸人,既不能改正自己的缺点,也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和道德水准。这说明,一个人要想改正缺点,完善自我,不能靠别人,只能靠自己。
不难看出,一个人有无反省的人生态度,人生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反省之后的人生不仅仅是改正错误,也是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思考能力,进而提升整个的人生境界,并获得一种不忧不惧的人格。《论语·颜渊》曰:“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类似的话也出现在《礼记·中庸》里:“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如果我们再结合《论语·宪问》中的一段话来看,对孔子说的“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可能会理解得更深一些:“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不忧不惧”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只有君子、仁者这类人才可能做到,而他们之所以能做到,是因为“内省不疚”,经过不断的人生反省,获得了仁智勇,自然能得到“不忧不惧”的人生。试想一下,一个人时刻反省自己的行为而不愧疚,还有什么忧惧的呢?
不仅人生的修行需要我们不断的反省,学习、从政也是如此。《论语·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里的“思”固然是思考的意思,但也包括反思、质疑——学习不仅要勤学、乐学,也要善于反省。《论语·子罕》:“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宪问》:“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这些都是孔子谦虚的话,也是他反省的话。凡此种种,孔子都是在提醒我们,做人做事需要有一种反省的态度。
孔子这种反省的思想,影响了他的学生和后来的孟子。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传不习乎?”(《论语·学而》)这等于是把孔子关于反省的教导落实在日常生活中。曾子又曰:“日旦就业,夕而自省思,以殁其身。”(《大戴礼记·曾子立事》)不仅每日三省,而且“以殁其身”,可见曾子自省的功夫有多强。曾子正是凭着这种深入持久的反省之功,培养出一种深沉坚毅的伟大人格,并借助这种人格,承担起孔子倡导的仁学事业,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用一辈子的时间来实现“仁”:“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这段话虽然没有提及人生的反省,但没有人能否认曾子身上的担当感和人格力量与他的每日三省吾身的修身功夫之间的联系。
当然,人生需要反省的肯定不止那三件事(《曾子·三省》记载曾子反省的是其他三件事),但一个人要是每天都能反省三件事,我想他离贤人也就不远了。在我看来,一个人可以做不到每日三省吾身,但不能一辈子都不省吾身,而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成为一个君子,我们应该让反省成为我们的生活习惯。实际上,不少学者就是这样做的,并取得了杰出成就。比如替《资治通鉴》做注的胡三省(大学问家)、著名学者于省吾(20世纪研究古文字的大学者)、著名数学家陈省身,他们的名字都取自“三省吾身”。他们的成就不能全部都归于人生的反省,但一定跟人生的反省有关。
受孔子、曾子影响,孟子也很重视反省,甚至把它与人生的忧患意识结合起来,把它升华为大丈夫气概、天人合一的境界,对孔子、曾子的思想做了精彩的发挥。
《孟子·离娄上》:“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这里说的“反求诸己”,与下文说的“自反”,说的都是反省。所谓“反求诸己”,就是自我反省。在孟子看来,反省就是不委过于人,是首先在自己身上找缺点,找原因。这不仅是向别人展现宽容,让别人感到善意,也让自己得到一次改正和进步的机会。
《孟子·离娄下》:“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仁也,必无礼也,此物奚宜至哉?其自反而仁矣,自反而有礼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必自反也:我必不忠。自反而忠矣,其横逆由是也,君子曰:‘此亦妄人也已矣。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 于禽兽又何难焉?’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无一朝之患也。”在孟子看来,反省的精神与人生的忧患意识相伴随。一个人有终身之忧,就会终身反省,能做到这一点,只有君子。因为所忧者大,所以君子感觉到任重而道远,不把精力放在那些小事、俗事上面,这有利于培养君子的浩然之气。
《孟子·公孙丑上》:“昔者曾子谓子襄曰:‘子好勇乎? 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在孟子看来,一个人反省之后更有勇气,更有决心。孟子身上有一种“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大丈夫气概,正与他这种反省的精神相表里。
《孟子·尽心上》:“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万物皆备于我”体现的是天人合一的境界,欲达到这种境界,需要“反身而诚”的功夫。在孟子看来,每个人都具有天地万物之道,都有仁民爱物的本性,只要反躬自省,就可能恢复人的本性,尽力按照人的忠恕本性去做,一定能找到一条通向仁义的道路。这就把孔子的仁学思想和反省功夫结合起来,并提升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可以说是对孔子反省思想的创造性发挥。
与孟子差不多同时代的荀子也不乏反省的思想。《荀子·成相》:“观往事,以自戒。”《荀子·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修身》:“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荀子·修身》:“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则外物轻矣。”
总而言之,先秦时期的儒家非常重视人生的反省(而且是自动、自主的反省),反省在儒家思想的开创阶段就已经形成,并成为儒家思想的一大底色。由于儒家思想后来成为中国文化的主导思想,孔、孟等人的反省思想也深深影响着中国的文化,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原则,渗透到中国人的思想深处。不管我们是否意识到,这已是客观的存在。我们要做的是不仅要明确地意识到这种存在,而且要落实在生活中,真正养成反思的习惯,过一种反省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