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道并行而不相悖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出自《中庸》:“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中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一般认为是子思,宋代大儒朱熹将其从《礼记》中抽出,与《大学》《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这句话是说,万物共同在一起生长而不互相妨害,道在一起施行而不相违背,体现了古人对于宇宙世界的朴素认识。“物之不齐,物之情也。”世界上的事物各有差异,这是自然的规律。“万物并育”和“道并行”,是承认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不相害”和“不相悖”,是对差异性和多样性的接受、尊重与包容。
和而不同、海纳百川,是中国人面对差异性与多样性的基本态度。中华文明起源于农耕文明,自给自足、靠天吃饭、宗族群居、经验为重,所以崇尚安定和谐、讲究天人关系、重视家国伦理、处事达致中庸,体现为一种尊崇秩序、爱好和平、提倡互助、静气内敛的精神内核。在这样的意识里,“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和”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理念之一,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浸润和沉积在民族文化的各个层面。
《左传》记载,齐景公曾问晏子:“和”与“同”不一样吗?晏子用了两个比喻,以便齐景公理解什么是“和”。
第一个比喻是烹饪。他说“和”就好比做羹汤,醋、酱、盐、梅等不同食材都要用到,要让各种味道保持均衡,君子吃了这样的羹就会内心舒坦。
第二个比喻是音乐。他说“和”好比奏乐,声音是由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相互辅助构成的,清浊、大小、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疏相互调节,才能成为动听的音乐。
“同”就不一样了,就好比炖菜只有清水,琴瑟只有一个单音,谁肯吃这样的菜,听这样的音乐呢?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中华文化尚和合、求大同,是智慧,更是格局。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等等,诸多的思想学术流派,共同鲜活了中国哲学的源头活水。在历史上,中华文明的发展受益于人类整体文明发展,并受到过其他文明的影响。玄奘西行、鉴真东渡,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七下西洋……我们曾经谱写了万里驼铃万里波的浩浩丝路长歌,也曾经创造了万国衣冠会长安的盛唐气象。古老的东方大国不仅以卓越的智慧启迪世界文明,更以海纳百川的气度拥抱世界文明。
1937年七七事变后,京津等地高校被迫大规模南迁。1938年4月,清华、北大、南开合组而成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昆明成立。国难当头,中华文化命悬一线,西南联大的师生无畏日寇猖狂,不惧环境恶劣,团结合作、弦歌不辍。
这是一所只存在了8年多的大学,却在中国人的记忆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文》中,冯友兰先生慨然写道:“三校有不同之历史,各异之学风,八年之久,合作无间,同无妨异,异不害同,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
从具体语境上来说,“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是形容清华、北大、南开三校虽各有特色却能无间合作,共同造就了一段佳话。但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说,西南联大的特殊意义,尤在于它是中华民族命运的一个缩影和一段启示。中华文明5000年绵延不断,是人类历史长河中唯一没有干涸、没有断流的文明。何以做到?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其从来就不是单一的、趋同的、排他的,而是在包容并蓄、交流互鉴中取长补短、衍生发展,一次次吐故纳新而活水长流。历史证明,中华民族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文明发展理念,使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的纽带,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大党之大、大国之大,在于胸襟大、格局大、担当大。放眼世界,很少有哪个政党能像中国共产党一样,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写入自己的章程。
志同道合是伙伴,求同存异也是伙伴,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繁荣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在矛盾重重、纷争不断的世界,勾画超越差异与分歧的价值同心圆,引领各国走团结合作的人间正道。“人类命运共同体”“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的关键词是“人类”和“共同”。在“和而不同”中谋求“天下大同”——这正是中国方案引领世界的力量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