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邮箱:bgs65807047@126.com   |  中招咨询   |  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教育集团欢迎您!

彼黍离离——走进郑州47中《诗经》课堂

作者:卢炜/鞠春岩 日期:2020-06-17 阅读:4064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下雨过后,轻风微冷,师生共同来到诗经园一角,开始我们校园文化建设的有一次活动,这次活动的主角是“黍”——去壳后又称黄米,中国最早的谷物之一。

首先,靳芳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有关黍的生物知识与当时的饮食习惯;然后,鞠春岩老师领读了《诗经·王风·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为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重章反复,一咏三叹。先民在土地上劳作,一喜一悲皆来自于这土地及这土地上的一草一木,今天由老师带领同学们再诵读这些优秀诗歌,不但可以感受到古人的喜怒,更能领略我们中华民族作为一个穿越千年的巨大文明体的沧桑往事。 作为一个古老农耕民族的后代,我们生于斯,长于斯,我们安于这片土地,依照这片土地的自然秩序安排自己的耕作生活,这片土地上的一草一木皆成我们民族灿烂文明的音符。 

 

 靳芳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了有关黍的生物知识与当时的饮食习惯

鞠春岩老师领读《诗经·王风·黍离》

 学生家长介绍了食黍的传统习俗

校图书馆崔晟馆长讲述了此次诗经课堂的意义

活动中,学生家长介绍了食黍的传统习俗校图书馆崔馆长讲述了此次诗经课堂的意义,希望同学们走进诗经文化,感受经典之美。

 最后,老师和同学们一同在校园的沃土上播下黍种,细雨飘落,泥土湿滑,但丝毫没有减弱众人的劳动热情。无疑,这是一场劳动与美育结合、传统与现代碰撞的活动。

 班主任王景超老师和学生一起学习《诗经》,一起参与劳作。

  

  师生共同劳作

参与老师与学生合影留念

“民以食为天”。黍不仅是一种农业作物,更是中华文化传承的载体,我们的先辈们在这片土地上挥洒了汗水,也浇灌出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黍”种在沃土中,“传统文化”种在心中。今日播下一粒种子,明日就会收获一片丰饶。这节别开生面的劳动课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但它带来的深远意义,将在47学子们心中久久回味。郑州市第四十七中教育集团在叶小耀校长“厚文化”的理念引领下,以校园为田园,以劳动育美德,用劳动书写中国风采、中国力量,用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人生之船保驾护航。

                              审核:栗红涛 崔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