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邮箱:bgs65807047@126.com   |  中招咨询   |  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教育集团欢迎您!  

高中思想政治课政治性与学理性相统一的实现路径

作者:思齐 日期:2020-06-10 阅读:5108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德育的重要阵地,必须始终坚持教书和育人的统一。在上一轮课改中,几乎所有的教研和听评课活动,大家都会将“情感态度价值观”摆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并作为评判一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然而,我们发现,一节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呈现地较好的课,往往缺乏学理性的高度,而且通常侧重使用较为“感性思维”的方式营造课堂氛围,成为一节难以在“常态课”中借鉴和模范的“公开课”。相反,如果某次教研活动的主题侧重于“应试”,那么所呈现的内容就会拥有很高的学理性,较为突出“理性思维”,但政治性往往得不到凸显。正是由于长期以来政治性和学理性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存在的“两张皮”现象,笔者尤为关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八个相统一”中的“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

笔者认为,要想做到“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主要路径有三:第一,对于一些自身不太具有意识形态色彩的原理,我们可以通过案例的选择,在事理交融中实现政治性和学理性的统一;第二,对于自身就具有鲜明意识形态色彩的知识,我们可以通过严谨而令人信服的逻辑将其推导论证得出,从而实现政治性与学理性的统一;第三,在知识的总结和归纳过程中,我们甚至可以在知识体系和知识框架的构建中实现政治性和学理性的统一。

一、在事理交融中实现政治性与学理性的统一

   思想政治是一门强调说理和论证的学科。在各种论证方式中,举例论证是最为常见而有效的一种。所谓“事理交融”,就是用一件或者一组具体的“事”(案例)来诠释教材中的某个“理”(原理知识),也就是哲学中常说的“一般寓于特殊之中,并且通过特殊表现出来”。我们知道,在高中必修4《生活与哲学》模块,就有很多哲学原理,其自身是“价值中立”的,既可以为“资本主义”所用,也可以为“社会主义”所用,就看你如何去使用它。于是,在这些知识的教学设计中,为了实现政治性和学理性的统一,我们应该为其选择既贴合原理、又具有鲜明政治立场和主旋律功效的议题,从而让学生在研讨中不仅可以实现知识的内化,而且能够产生强烈的政治认同。

以《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这一框教学为例,通常教师都会使用“白马非马”这类的典故来导入“一般”与“特殊”的区别和联系。然而这样的案例不仅老套,而且就难以实现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笔者在教学中使用了“中国梦”的概念,通过“校史里的中国梦”这个议题,来承载整节课的学理性和政治性。首先,我在引入这个议题的一开始,就先借助这个议题的情景解决了第一个学理上的难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如何理解呢?我们知道,中国梦是所有中国人共同的梦想,这是矛盾的普遍性。但是,每个人又都有自己的梦想,这是矛盾的特殊性。此外,我们都是格致中学的学生,我们都是“格致人”,我们还拥有“格致梦”。当“格致梦”和“中国梦”在一起时,“格致梦”属于矛盾的特殊性(个性);然而当“格致梦”与我们每个人的梦想在一起时,“格致梦”就属于矛盾的“普遍性”(共性)。接着,根据教材知识,我们知道,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且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那么,问题产生了,“格致梦”作为矛盾的特殊性(个性),它是否承载着更为普遍、更为一般的“中国梦”呢?如果我们能够找到“证据”证明,我们的“格致梦”的确包含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那么,我们就在事理交融中论证了这一哲学原理的正确性。相反,如果“格致梦”中没有包含着实现民族复兴这一一般性、普遍性的梦想,那么这个哲学原理就被证伪。

一听到我说哲学原理有可能被“证伪”,学生们瞬间就兴奋起来。他们没有想到,他们可以挑战哲学原理的正确性。其实,举例论证,属于不完全论证;只要有一个例子不符合原理,那么这个反例就可以将既有的原理推翻。于是,“一般寓于特殊之中,并且通过特殊表现出来”这一哲学原理的生死存亡,就命悬一线与“格致梦究竟是否包含着中华民族复兴之梦”这个议题上了,这就是我要达到的“事理交融”的效果。我接着引导学生,那么应该怎么去寻找这个议题的答案呢?显然,我们不能生搬硬套、搞“拉郎配”,应该进行一定的调查研究,而这个研究的重要对象,就是我们的校史。于是,我以“校史里的中国梦”为小课题,让一个小组的学生提前进行了一番研究性学习,这个小组的学生当即在课堂上向同学们展示了他们所找到的“校史里的中国梦”。全班信服,掌声雷动。

为什么我有这个信心让学生在课前进行这样一番研究性学习呢?因为在全中国,所有以“格致”命名的学校,其前身都是外国创办的“教会学校”。而福州作为当初“五口通商”之一的城市,所以福州格致中学就创办于鸦片战争后的几年。因此,我们学校的历史,正好与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屈辱史、战争史、复兴史相吻合。每一代“格致人”的历史,都打上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烙印。因此,这一议题能够很好地贴合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这一框题的学理,同时又具有很好的培育学生政治认同的德育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使用《校史里的中国梦》这样的议题,除了能够贴切地诠释矛盾普特关系的哲学原理,并且能够在议题的研讨中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这一核心素养之外,同时也实现了“八个相统一”中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我们因地制宜地使用了自己的“校本资源”,立足本校的校史,贴近学生的生活,很有针对性地研究了“格致人的中国梦”。这是一份我们学校特有的教学资源、德育资源,同时也是能够有效引发学生共鸣、增强文化自信的一个议题。

二、在推导论证中实现政治性与学理性的统一

     新一轮以培育“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新课改,将“政治认同”列为四个核心素养之首。“政治认同”这一核心素养,与上一轮课改“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较为接近,但是笔者个人更加喜欢“政治认同”的提法,认为其优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法。理由在于,“政治认同”的提法兼顾了“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法很容易让人侧重于“感性思维”而忽略了“理性思维”。这也是为什么在上一轮课改的公开课上,教师往往通过各种视频、歌曲、情景剧表演、先进人物事迹等“感性”层面的手段,来达到“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课堂效果,从而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然而,笔者始终抱着批判和质疑的眼光看待这类教学设计。因为笔者坚持这样一个观点主张——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论证出来的!我们应该用科学的精神、理性的态度去论证和检验一种信仰,而不是继续沿用初中教学中那种侧重“感性思维”的方式,通过释放“催泪弹”和播放各种高大上的视频来实施“情感绑架”。为什么一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我们的理性思维就让位给了感性思维?难道培育学生的“政治认同”,不应该通过理性的推理分析、严谨的推导论证来实现?所以,在习近平总书记这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讲话中,最令我兴奋不已的就是那句“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

以《中国共产党执政:人民和历史的选择》一课的教学为例。绝大多数认真的教师在这课教学中,都会选择播放各类党建视频,播放各类红色歌曲、反映建国以来举世瞩目成就的摄影作品,甚至截取革命题材电影电视剧的高潮片段,从而将学生代入一种热血沸腾、慷慨激昂的情绪中。然而,这类“主旋律”歌曲、电影电视以及视频,虽然具有鲜明的“政治性”,能够让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对国家意识形态的认同,但是不可否认,这样的感性手段在“学理性”上相当单薄、脆弱。对于那些重视“应试教育”的教师,不屑于使用这些感性素材,干脆在“政治认同”方面一语带过,语焉不详。那么,如何既能旗帜鲜明地增强学生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又能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提升学生的能力呢?一个必然的路径选择,就是在推导和论证中实现政治性和学理性的统一。

首先,在导课环节,笔者就选择用理性而冷峻的方式,承上启下地提出三个客观犀利的问题:第一,根据之前所学,国家权力主要包括行政权、司法权和立法权,这三方面分别由政府、法院检察院、人大来各司其职,那么中国共产党的作用何在?第二,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中国共产党又是我们的执政党。那么,它们二者的地位关系如何?第三,我国的最高行政权由国务院总理行使,国家主席其实是国家的象征,并不行使行政、司法、立法中的任一国家权力。那么,国家主席的地位为什么高于国务院总理?这样的问题导入,使得这节课在一开始就富有“学理性”,显得挑战性十足,激活了学生的求知欲。

紧接着,笔者告诉学生,所有这些问题,都指向了一个关键词,那就是“执政”。于是,这节课我们就围绕着这一关键词,以论证的结构和方式,从“什么是执政”、“为什么执政”、“怎样执政”三个方面来展开。在第一部分“什么是执政”中,主要推导了权力的来源,理清党、人大、一府两院的关系。一府两院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那么人大的权力是有谁赋予的呢?一个共识性的答案是——人民赋予。但是一个重要的史实是,建国初期,只有政协,没有人大!人大以及人大制度是怎么来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所缔造。换一句话说,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赢得了胜利和解放之后,又将权力还给了人民。因为有了人大之后,党的主张必须经过“法定程序”,也就是人大表决,才能上升为国家意志。在教学中,笔者主张教师在带领学生推导梳理这些“关系”时,不仅要对教材知识做顺序调换和重新整合,而且可以适当补充史实,从而在学理性的关系推导的同时,加深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崇敬和热爱,增强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认同。

继而是本节课的又一个更大的重难点,那就是“为什么执政”。笔者在教学中特别强调要将“为什么”具体分为“为什么能”和“为什么要”两方面进行论证。区分这两个方面,既是对学生学科能力的重要培养,同时也能够更好地提升本节课的“政治性”高度。“为什么要”由中国共产党来执政?因为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才能完成“三大历史任务”(此处课堂上需要很多例证,本文不做具体展开)。中国共产党又“为什么能”执政?因为这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而且离不开宪法对其执政地位的确立。学生如果能够在老师的启发下,通过阅读教材,整合出这两个看似简单的答案,实则说明学生已经建立起了“党的执政地位”与“人民”和“宪法”的关系。这样的关系建立,对于第三部分进一步论述“怎样执政”有着决定性意义。因为既然“党为什么能执政”,是通过依靠人民的选择、宪法的赋予,那么党在执政中,当然要处理好与“人民”和“宪法”的关系,也就是教材中所说的党的基本执政方式——依法执政,党要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样一种论证式的教学方法,能够打通知识间的联系,让知识不是由外部强加,而是通过推导论证生成,既能够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让整节课始终聚焦于“执政”这一关键词,让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令人信服,实现了政治性和学理性的统一。

三、在知识框架的建构中实现政治性与学理性的统一

知识框架的构建,是高中政治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的思维方法。知识框架的构建,可以用于一节新课的末尾,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也可以用于一个单元或者一整个模块的复习课中,对知识进行梳理和整合。知识框架的构建,要求构建者深谙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且具备将相对零散、杂乱的知识结构化、体系化的能力。知识框架本身,只是一个结果;但框架构建过程中,每个概念摆放位置的反复调整和修改,则包含着较为巨大的思维活动量。一个全面、系统、简单、明了的知识框架的生成,是对“大道至简”的最好诠释,同时也是一次宝贵的“妙手偶得”。所以,没有人会质疑知识框架构建过程中所包含的“学理性”。但是,很少有教师和学者从“政治认同”的角度出发,思考过知识框架建构的“政治性”功效。

我们知道,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这里所说的三个“最”,其实必须通过对党和其他政治主体的关系的梳理,通过对《政治生活》二三两个单元的知识进行整合,才能得以体现。仅仅是背诵这三个“最”,并不能够真正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而且死记硬背的做法,也不符合“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这一教育原则和教学方式。相反,如果教师能够引导学生通过知识框架的构建,在构建的过程中,去体会这三个“最”,那么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内化,而且也很好落实了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为一门德育类课程的学科定位,做到了政治性和学理性的统一。

知识框架的构建,要想能够实现政治性和学理性的统一,需要注意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框架的构建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不是一个静态的结果。如果教师只是把自己事先构建好的知识框架直接呈现给学生,那么势必导致增加学生的记忆背诵的负担,而且未必能够活学活用。更为糟糕的是,学生会因为记忆背诵负担的加重而对这块知识变得反感而抵触,这就与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的核心素养培育目标背道而驰!

第二,框架的构建过程,是学生自主思考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反复调试、不断优化知识在脑海中的结构性的过程。结构越简单明了,对知识关系的把握就越清晰。结构越复杂,知识间的关系就越杂乱,重点不突出。“主体分析法”是《政治生活》模块的重要思维方法,因此这个模块的知识框架的构建,也必然要求“主体明确、关系清晰”。明确主体、梳理关系的过程,也就是在理性层面培养学生对我国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的过程。

第三, 框架的构建没有最终的“标准答案”,但是同样遵循“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的道理。每个探究小组呈现出自己组内推举的最优秀的框架体系图在全班展示,比较之下,高下立判。教师在点评环节一定要讲清、讲透各组框架体系图的优缺点。下图是笔者综合自己所任教的6个班级学生的作品,经过一定的补充完善后得出的框架体系图。该框架的最上面是“法律”,最底部(根本)是“人民”,做左侧(领导地位)是“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凸显这三大概念?因为它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

综上,一幅科学、有效的知识框架体系图,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和吸收,而且能够让学生在构建这一套知识结构的过程中,在学理层面形成对自己国家的“政治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