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真正的语文老师
最近,《南方周末》刊载了前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现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拍案而起痛斥公开课“假语文”的新闻与深度采访,令人不禁想起他在去年发起的一个呼吁:取消小学英语课,增加国学教育,取缔社会少儿英语班,解放孩子。他的每一次发声,虽然都会有正负两方面的声音回应,但整体来说,有争议,说明他所提出的问题确实引人深思。作为一个高中一线语文教师,我思考的是什么呢?——与“假语文”相对立的“真语文”应该是什么样子?一个教授“真语文”的真正的语文教师,又应该做些什么,应该怎么去做,一个真正热爱语文教育的人,对社会的功用究竟应该有多大?
现在说这个,似乎应该是时候了,毕竟,在长达二十多年的被忽视、被边缘化的过程中,语文课成了人们心中可有可无的橡皮课后,语文高考分数将提高到180分,并且还有上涨的趋势;似乎,对于语文教师而言,扬眉吐气的时候到了,语文终于“王者归来”,语文教师的社会地位因分数的提高而提高了。事实会怎样呢?不管是不是料想或盼望中的结果,语文因分数提高而沾沾自喜的想法都令人深感悲哀。我不禁想问,作为一个语文教师,你做好准备了吗?你的知识储备、能力储备,你对语文这种综合性极强的科目的思考、理解,以及准备要付出的一切,会是学生们需要并且能够有所受益的吗?
以前,语文被搁置的尴尬情势,固然有考核制度的不成熟,更多的应该是语文教师队伍整体思想素质与文化素养的有待提高。试问,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对那些每天要与学生讲的经典,理解了多少?退一步说,又读过多少?不管是文学经典、思想经典,还是其他各科目社会各行业的浅表或者更为深入的知识,我们有过有意识的积累吗?当我们教学生作文时,我们自己能不能拿起笔?当我们批判学生写作的形式呆板缺少灵性时,我们给了他们多少灵活的可能性?语文需要有敏锐的洞察力、优秀的演说力以及挥笔成文的语言组织能力,这些,我们都具备吗?我们的社会发展到了哪一步,人们的思想整体是什么状态,年轻人发生了哪些变化,怎样以不变应万变……这些你都有留心过吗?社会在发展,年轻一代越来越宽的视界,对你能不能造成冲击?
我认识一个“非常优秀”的语文教师,年逾四十,每天埋头备课,看作业,改学生的作文,不仅布置得多,而且每篇必详批;教高三,讲起知识点来,头头是道,俨然一个大学究,虽然最终她的学生成绩都并不具有说服力,但她敬业的态度,扎实的“知识功底”,使她几乎每年都教高三,学生们也很认她这个高三专业户,也因此,她在学校永远担任最重点班的语文教学。可是,有一天她忽然很苦恼地问我,你能给我推荐几本“课外书”吗?我很诧异她这一问,一者因为以她的状态,似乎根本不需要看多少“课外书”,在我的印象里,她除了做练习题,也根本就不看“杂书”,照样能教孩子们应对高考;二者因为作为一个名牌高考专职语文教师,她居然会自降身价问这样令她自身尴尬的问题,而且对经典作品用的是“课外书”这种很低级的称呼,如果不是迫不得已,谁会这样暴露自己的弱点?我问她原因,她说,现在的孩子,在作文中写到很多作家作品,古今中外都有,却都是她非常陌生的,她也不知道学生用好没有,或者说是不是弄错了,学生问她许多好的文章,她除了答题,也根本说不出任何一个她喜欢的美好的东西,她的教学语言干巴巴的,缺少感染力,这使她忽然发现,她已经成为一个高考的机器,“语文”在她这里已经简化成一张试卷,如此枯燥,而且,学生也渐渐因为她的知识寡薄而开始轻视她,常常给她设难,使她不知就里,她已经不知道教语文究竟是为了什么了。在不得已时,她要学生推荐一些作品,学生竟然捉弄她,要她看一些低俗的言情小说、网络小说,为了跟上时代,她也都熬通宵地看完了,更加一头雾水,她怀疑自己失去了基本的鉴赏能力。
说着说着,她流泪了。我非常尊敬这位敬业且为事业奉献了全部青春的教师,但我也为她悲哀。事实上,当一个语文教师体会不到语文这门科目本身带来的幸福与快乐,她就是一个死亡了的语文教师了。除非你愿意像我所尊敬的语文教师一样,愿意重新来过,审视梳理自己,回到一个比较纯净的教学语文的状态,不只是为了高考而教语文,而是为了语文本身的魅力去教语文。
语文的魅力在哪里?诗词歌赋、散文小说、时事评论、新闻通讯……这些全都是人类思想与艺术之大成,是人类智慧树上结出的精神硕果。苏东坡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由此可见,精神之美,对于“人”而言的重要性,而真正的语文正好承载了这种重要性。单纯的工具性的语文学习,可以提高语文作为“语言文字”的工具性功能的运用能力,却无法让人体会到语文的魅力——语言之美、艺术之美、思想之美。
上一届,我教的班里,有一个女孩,成天看哲学书,拿很多哲学家的名字来问我他们的主要思想,因为对哲学的爱好,也因为自认为文史哲不分家,要教好语文,应该都稍晓一点吧,所以她也没有难倒我。后来她心有不甘,又在文章中写了一篇关于《洛丽塔》的评论,恰好这部小说我也看过,并且曾抱着较大的兴趣研究过,所以与她探讨一番后,她心服口服,并且她在考上大学后朝自己喜欢的领域发展时,愿意把我当作知音。试想,如果我对学生所问的经典作品没有一定深度的阅读和一定高度的把握,学生问我时,我什么都是茫然不知,那么,我还凭什么让她觉得“语文”是一门有意思的学问?我又靠什么去引导她喜爱语文呢?如此,语文当然就会成为一门可有可无的科目,毕竟,靠一点中国语言的基础和稍微不差的组词造句能力,勉强应付高考,得个一般分数,不会是难事。
我当然不是说语文教师就应该什么都知道,但起码一点,与时俱进,能站在一个相对的高度,对学生的思想与才华进行有效的疏导,引发学生对真正的“语文”的兴趣,需要我们花一些时间与精力,且这种付出,是双赢——愉悦自己的同时,愉悦别人。
一个真正的语文教师应该是怎么样的呢?一个写作者?一个勤奋工作的人?一个专注于字词句篇逻辑能力培养的技师?或者一个审美大家……我一直在探索过程中。比如吧,当我教到马尔克斯的《礼拜二午睡时刻》时,第一遍阅读,第二遍阅读……这篇作品在我的脑海中久久回响,使我兴奋,原来一个好的小说应该是这样写,而一种极有穿透力的思想应该如此表达。如何让我的学生也感受到我所能感受到的一切呢?重要的是方式。我要做的,不仅是让学生知晓作品的行文脉络、思想主题,而且是这个作家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不那样写,某一处的精彩集中了作者哪一方面的智慧。以前我备课,离不开教学参考书、教案,我看到很多教师也是这样,人人手中一本教案,照着抄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抄完记一下,就去上课了。以前我抄教案时,虽然也思考,却根本没有消化,所以教得很保守,很传统,连自己都没有融会贯通的东西,教学生,学生能理解多少呢?能爱多少呢?但如果我一开始自己反复读课本,看参考书上的资料,然后按自己的思路去考虑,更新的点子就冒出来了,有的与所谓的“优秀教案”异曲同工,有的又有更深更有意思的理解,有时候都为自己高兴。所以,后来,在成立的“名师工作室”的空间里传资源,我并不传那些根本没什么意思的课件或者教案,我执着地认为,虽然好的语文课还需要优秀的组织能力、各种小小的课堂技巧,但核心的东西,还是胸中有沟壑。胸中有沟壑,教案自然能写得与众不同,课自然能上得风生水起。怎么样去解读一个作家的作品,引导学生进入语文纵深的内在,是一个真正的语文教师一辈子的功课,不是吗?
我们校长常常说一句话,“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备一堂课”,这句话对我影响特别大。虽然现在我还不能算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但是,至少我找到了教语文的乐趣,并且在试着将这种乐趣传达给我的学生。我想,如果做到了,那么,我算是向真正的语文教师靠近了一步吧!正所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