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  邮箱:bgs65807047@126.com   |  中招咨询   |  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教育集团欢迎您!

读书如稼穑,勤耕致丰饶 ---“厚文化”引领郑州47中人“五育”并举,让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

作者:徐思淼/李杰 日期:2020-06-05 阅读:4791

图片1.png

大美四七,农耕园种植活动开课啦!

图片2.png

李杰老师讲解中国田园诗和劳动的意义 图片3.png

李玲老师讲解红薯的特性和传播到中国的过程 4.png

老师和同学的默契配合 6.png

5.png

热火朝天的劳动现场

 带着希望,将一棵棵红薯苗、一粒粒高粱、一颗颗花生埋进田垄、撒进土中,高一(18)班的师生们仿佛已看到了青纱帐的壮美、品到了红薯的甘甜和花生的浓香。你锄地,我松土;你挖坑,我播种,不亦忙乎,不亦乐乎,不亦美乎!

勤于劳动,善于创造是中华民族最为鲜明的伟大品格,也是当代中国续写发展奇迹的不竭动力。李杰老师给同学们讲到“中兴四大诗人”之一的范成大,晚年退居故乡石湖,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深入田间地头,弯下腰亲自耕作,他写了农民、农村、农业,创作了真正的“三农诗”,完成了他对中国田园诗最大的贡献。李玲老师讲到红薯传播到中国的过程和红薯丰富的营养,明朝万历二十一年5月下旬,福建长乐县华侨陈振龙冒着生命危险,巧用编织藤条的方式将禁止传播的红薯从菲律宾带到福州,从此传到大江南北,这种甘美又富有营养的食物填饱了饥饿年代里多少人的肚子,还在红军打游击的艰难岁月里立下了汗马功劳。劳则生欢,劳则生慧。

功成惟志,业广惟勤。崔晟馆长给同学们介绍了高中课程标准中开设劳动课的意义,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只有劳动奋斗,才能创造更多更好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刘军涛老师亲自给孩子们示范用钉耙覆盖种子的方法,其娴熟自然的动作和立即呈现的劳动效果让学生们欢呼赞叹。每个劳动小组分配的指导老师(就是我们美丽校园的绿化师们)手把手地示范教导,他们黝黑的脸庞、粗糙的双手让同学们更深刻地体会到了“粒粒皆辛苦”的含义。

 

7.png

刘军涛老师、图书馆崔晟馆长、白雪老师、罗金强老师和同学们合影留念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始于梦想,今日播下一粒种子;成于实干,明日收获一片丰饶。这节别开生面的劳动课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了,但它带来的深远意义,将在47学子们心中久久回味。郑州市第四十七中教育集团在叶小耀校长“厚文化”的理念引领下,以校园为田园,以劳动育美德,用劳动书写中国风采、中国力量,用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人生之船保驾护航。

 

                              审核:栗红涛 崔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