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德国
编者按:2019年暑期,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和德国墨卡托基金会组织了“中德青少年文化发现之旅—我眼中的中国和德国”项目。郑州47中作为2018“中德青少年文化发现之旅”项目的协办单位,经前期遴选培训,于2019年7月派出3名领队教师和4名学生赴德国参加了此次为期三周的文化交流活动。师生们不仅体验了德国的教育模式,了解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也在交流中传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了中德两国师生的情谊。下面让我们共同聆听他们的所思所悟吧!
我眼中的德国
宫玉香
2019年7月20日—8月10日,我们一行三人带领来自全国各地的14名高中生远赴德国科隆进行文化交流。二十天的体验,使我对德国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现和大家进行分享。
一、德国人的工匠精神
所谓“工匠精神”就是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这种精神使“德国制造”在世界享有盛誉,德国产品成为质优价高的代名词。德国的汽车,双立人刀具,高端装备,德国的房屋结构及地铁看上去异常结实和牢固。“工匠精神”不仅体现在物质产品,也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带队教师,我们带领学生每天从住处乘地铁前往大学,学生在那里跟随教授学习摄影技术,在短暂的两周多时间里,大学老师们对中德共二十九名学生认真负责,每天课上辅导,课后布置作业,第二天检查反馈,偶尔有调皮的学生不好好听课,小组活动不积极参与,他们都立即反馈,然后我们一起做思想工作。志愿者教师也一样认真,学生一天学习结束后,我们再一起反思总结这一天的得失,然后布置明天的活动,所以经常熬夜到十一点多,这就是德国人的做事方式。
二、德国人的环保意识
说到德国人的环保意识,有必要先谈谈科隆大教堂。科隆大教堂位于德国第四大城市科隆,莱茵河左岸。初见这座大教堂无不为它的高大雄伟而震撼,这座哥特式建筑始建于1248年左右,一直到1880年才建成,耗时600多年。它以轻盈、雅致著称于世,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宗教建筑,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大教堂整个建筑全部由磨光的石块砌成,但目前教堂的整个塔身呈黑褐色。究其原因是在20世纪末,由于长期受到工业废气和酸雨的污染、腐蚀,双塔由原来的银白色变成了黑褐色。当地文物部门为恢复教堂原来的建筑风貌,用莱茵河的水给157米高的双塔“洗澡”使之比原来清新了许多。后来市议会决定保留双塔被污染的黑褐色,以引起世人对环保工作的重视,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以历史为鉴,德国人的日常生活有许多出人意料之处。德国人大多数宾馆、饭店以及家庭夏天不用空调,冬天不用暖气。初到科隆,正值酷暑难耐,最高温度达到摄氏40度。我们带队老师带着29名学生每天挤地铁往返于住处和大学之间,拥挤的地铁上没有空调,在地铁关上门的一刹那,顿时汗流浃背,差点热晕过去,心里盼着赶快下车吧,简直受不了了。再观察德国人的表情,人家是一脸镇静,早已习以为常。闲暇之余我问志愿者教师原因,她客气地说“ I am sorry.”, 我立即回答“没关系这与你无关”。她接着说今年夏天第一次这么炎热,以前最高气温20多度,用不着空调。这虽然是德国人很少装空调的原因,但并不是唯一原因,另一个原因就是强烈的节能环保意识。德国人发现开空调时,室内空气中的细菌远远大于室外而且造成污染,所以他们提高了对房屋建筑的墙体甚至窗户的保温要求,这样建造出来的房子就夏天不热,冬天不冷,自然留给空调的用武之地就少了。德国的天空一片蔚蓝,阳光照射下来一片透亮,这与德国人的环保意识是直接相关的。
三、德国人的健身意识
在科隆大街上,映入眼帘的德国人大部分个子高挑,女性身材苗条,男性高大健硕,很少见到大腹便便的人。我认为首先是他们的饮食习惯,生菜沙拉,水果,肉类搭配均衡,但甜食很少。其次是他们注意健身,大热的夏天,傍晚时分每天都有很多人骑着自行车飞快地行驶在林荫路上,满身是汗也在所不惜。以苗条为美并付诸行动,是他们的共识。
这次中德文化交流时间虽短,却使我深深地认识到跨文化交流的意义所在。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只有通过交流才能不断达成共识,消除误会,尤其是始于不同国家青少年之间的交流,他们纯朴、善良,更易于相互接纳,也许交流是一次性的,但意义却是深远的。当我们坐上火车前往机场回国时,几乎所有的德国学生都和中国学生依依惜别,泪流满面,他们在20天的学习过程中不但收获了知识,学习了摄影,还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我也相信,在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的指导下,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中国师生一行17人,不仅了解了德国和德国人,还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讲好了中国故事,传播了中国文化,展示了中国人的形象。
审核:张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