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德国
编者按:2019年暑期,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和德国墨卡托基金会组织了“中德青少年文化发现之旅—我眼中的中国和德国”项目。郑州47中作为2018“中德青少年文化发现之旅”项目的协办单位,经前期遴选培训,于2019年7月派出3名领队教师和4名学生赴德国参加了此次为期三周的文化交流活动。师生们不仅体验了德国的教育模式,了解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也在交流中传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了中德两国师生的情谊。下面让我们共同聆听他们的所思所悟吧!
我眼中的德国
樊立敏
世界各民族总被人给予模式化的描述,比如中国人勤奋,美国人开放,英国人绅士,法国人浪漫,日本人节俭,德国人严谨等等。今年暑假,我有幸继续参与“中德青少年文化发现之旅---我眼中的中国和德国”第二阶段的活动,和来自全国各地的14名中学生一起亲赴德国,感受德国文化,验证德国人的严谨。
说起德国人的严谨,最具代表性的是一篇在朋友圈疯狂转发的文章,名字我已记不清楚,可内容却记忆犹新。讲的是在德国,一口普通的饭锅可以传承百年,历经三代依然光泽如新。首先证实这一说法的是德方的一位志愿者领队----一位在德留学四年的中国大学生。他说,德国人工作真的很认真,一板一眼,百分之九十的努力都不行,必须百分之百,追求极致完美。他的作业、论文,一个标点符号错误都会被导师指出来。另一个证实这一说法的是我们项目所合作的两位负责人:一个叫Jenny, 大二学生,负责所有我们一行包括德国学生在内31人的吃、住、行、以及每天的学习总结、反馈,还有周末的活动安排。如此众多的负责内容,Jenny 领着她的5人大学生志愿者团队,硬是安排处理的井井有条,着实令人佩服!别忘了,她本人也才20岁。另一位负责人Mrs Dwerma 是Macromedia 大学的教授,31位中德孩子摄影技术学习的总负责人。她带领的团队充分地激发出这些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短短的3周时间里,帮助他/她们制做出一个比一个精彩的电影短片。在8月8日科隆剧院的首映仪式上,这些短片受到与会领导、嘉宾的啧啧称赞、一致好评。大家获得快乐的同时也在思考中德文化的差异、人与自然的关系、青少年的成长迷惘等等。这些短片,也最终让所有参与此项目的执行者坚定了此次中德文化交流活动的意义,以及将之持续下去的必要。
除了严谨,我还看到了德国人的简单。这个简单,主要指生活方式。因为所处的地理位置,德国即使夏天也很凉爽,所以,家家户户没有空调,旅店也没有,甚至穿梭于城市里的有轨电车也没有。大家还记得7月份的国际新闻报道里,德国高温赫然成了世界热点,除了想表达全球变暖导致德国气候的变化之外,还想说德国人苦呀,40度高温,可是没有空调呀!不幸的是,最热的那几天我们就在科隆,每天乘着电车上下班,和各色人种挤在车厢狭小的空间里,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洗天然桑拿的“快感”!
德国的物价很低,一份主餐也才几欧元,生活用品也很便宜,但听说德国人的工资很低,平均3000欧每月,还是税前水平。不过,国家福利还不错,教育免费、医疗免费,真真小有所护,老有所养。可让人不解的是,科隆市中心著名的大教堂附近,散落着男男女女各色乞丐,很多还在壮年,而且四肢健全。还有很多街头艺人,吹、拉、弹、唱、画,以各种形式吸引人们的驻足和金钱的打赏。可能这是他/她们所选择、喜欢的生活方式吧,与贫穷无关。德国人吃饭,绝对履行光盘行动,连酱汁都吃得干干净净;穿衣服更不讲究,只要穿着舒适就OK,管它什么名牌不名牌;就连独家小院,也不似有些国家的人们拿来作为炫耀的资本,门口倒饬得花团锦簇、装饰得美轮美奂,引得别人的赞叹和羡慕。德国人的小院亦同德国人一样,简单、低调、实用、天然。
三星期,想要去了解一个国家,无疑太短。我只是用我的眼睛去发现这个老牌的发达国家、曾经辉煌的德意志民族表面的点点滴滴,而眼睛的盲区,一定是要用心长时间去体验、去感受的。即便如此,我的收获还是蛮多的,至少它让我更加的坚定:走过再多的风景,走过再美的风景,最美的风景一直在心里,从未走远!那,就是我的国,我的家!
最后,用我在科隆期间写的一首诗作为结束语来表达我的感受吧!
乡思
许是怕我思念的苦
这里的夜
足足比家里晚了两个多钟头
美出天际的莱茵河畔的落日
是对我一天辛劳的慰藉
可树丛与建筑的遮挡
阻我拍出摄人魂魄的霞光
我想追着西沉的太阳
却不敢远离旅店的方向
我又想对着太阳歌唱
可它能否听懂我的中国腔
那就到河边坐坐吧
静静的风
吹不起多大的涟漪
可胸中汹涌的浪啊
明明是黄河长江的声响
淡淡的云
点缀着天空的晴朗
可心里思念的雨
早已决堤一泻汪洋
那个孤独的夕阳里的剪影啊
守望着的
是地球另一端的天亮
审核:张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