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本土历史厚文化 郑州47中师生沿金水河寻访名人踪迹
郑州47中师生沿金水河寻访名人踪迹
崔晟老师给大家讲解历史故事
崔老师介绍沿岸的花草和植物和孔子、《诗经》的关系
9月15日,零星小雨中,郑州47中“重走孔子周游列国路研学社团”的同学们和部分家长,一行40多人,在张梅和崔晟老师的带领下,从郑州市紫荆山出发,徒步沿着金水河向西远足5公里,开展了解孔子周游列国的历史。引导学生关注郑州本土厚重的历史文化,关注身边社区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弘扬优秀的中原传统文化。
金水河是郑州市的母亲河,河两岸有个美丽传说,它的名字和中国古代郑国丞相子产的政治清明紧紧相连。2500年前,春秋时期的郑国,有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子产,执政的26年间精励图治、廉洁奉公,为老百姓办了一件又一件好事。子产去世时,大思想家孔子声泪俱下地说:“子产可是古代留给我们的恩惠啊”。当时,老百姓为了纪念子产,纷纷拿出自己的金银首饰为其送葬,子产的子女不接受,百姓便将金银首饰投到河中,这条河也因为珠宝的绚丽光芒泛起了金色的斑斓,从此得名金水河。
金水河沿岸,如今已成为城市的休闲步道和美丽花园,师生们兴高采烈、欢声笑语,陶醉在金秋的美景中。崔晟老师给大家讲解着历史故事:“子产,春秋时代伟大的政治家,提出‘天道远,人道迩’。人道就存在于社会中人和事,是人们必须遵守的思想行为准则。子产不毁乡校的故事千古流传,成为古代治理国家的重要思想。孔子对子产高度评价,称之为‘古之遗爱’。意思是说,子产是古代道德思想的遗留,是真正遗留至今的仁者。”在沿途三个小时的徒步中,崔老师不时介绍着沿岸的花草和植物和孔子、《诗经》的关系。讲解孔子 “多识草木鸟兽之名”的内涵和用意。细心的杜晨阳同学沿途记下老师讲解的梧桐、紫薇、木瓜等植物名称、形状、特色和寓意。
家长们对这次活动给以支持和很好的评价,其中6位家长参与并走完了全程。董锦慧的家长说:“孩子们上了一节了解郑州、感知自然、研习国学的课,既增长了知识,又培养了情趣。陶冶了情操,还锻炼了身体,感学老师和学校为孩子们开展的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独特课堂。”
郑州47中“重走孔子周游列国的研学探究”课题,已在河南省教育厅教研室立项和开题,课题参与人崔晟老师讲介绍:利用周末和节假日组织学生社团开展游学,针对“孔子周游列国”历史的研究,是郑州47中“厚文化”建设工程的一部分,是学校“四园”建设的重要课题,借此引领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共同关注中原的厚重历史文化,培养我们的“文化自信”情怀,为文化复兴做探究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