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我来讲2019“汉语桥-比利时中学生夏令营”跨文化交流的故事之夏令营接待感悟(三)
【编者按】在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的组织下,来自比利时的100名师生于7月中旬来到河南开展中原文化体验活动。其中25名比利时师生走进郑州47中,进行了为期两天的住家文化体验,来自郑州47中2018级的杨乐孺等同学的家庭接待了他们,为其提供短期住家体验和文化参观机会。在住家体验活动的志愿者中,有这样一位特别的学生,她叫杨怡晨,两年前从郑州47中毕业,现在武汉理工大学就读。出于对母校的深厚感情,她积极主动申请参加该项目,不仅协助老师们进行组织工作,还一对一接待了一位比利时女生。下面让我们听一听这位特殊的志愿者以及她的妈妈参与此次跨文化交流的感想与收获吧!
站在交叉口望世界
杨怡晨
报名参加此次汉语桥寄宿家庭活动,对我而言是一次特殊的经历。我以已经毕业两年的学生的身份参与其中,在家人的鼎力支持下,在母校老师的帮助下,能重回郑州47中见证她以国际的姿态接待汉语桥比利时中学生,并参与其中作一份微薄的贡献,我深感荣幸。
现在我是一个在武汉读书的大学生,攻读英法双语专业。两年时间,我从不能流利地说一句英语,到现在可以独立接待一位交换生,其中得益于与外教不间断的交往。加上有跨文化交际、中国文化通览、英美国家概况等课程傍身,我并未把这次活动看作是洪水猛兽,对我而言这是一次实战和锻炼。
7月13日至7月15日之间,我在郑州的家中接待了比利时中学生Marie Vinck,照顾其饮食起居,并陪同出游,直至15日她起身赶往下一站北京。在她来华之前,我先通过邮件和她取得联系,大体介绍了我的家庭情况,询问了一些她的生活习惯,并表示期待回信。很快,她也发来一封邮件向我介绍她的家庭。一来一往之间,我们的沟通越来越频繁,语言也从一开始的官方拘谨变得活泼。后来为了摆脱信件格式的繁琐和篇幅的限制,我们在iMessage上畅聊起来。从她打包行李开始一直到她在登封学习玩耍,我们一直保持着联系。
(部分邮件截图)
(iMessage部分聊天截图)
第一天,带着欢迎牌,我在南校门第一次见到她,热情拥抱之后,我们并没有尴尬。中午我和妈妈带她去吃了火锅,是我早就承诺带她去吃的。一桌子食物让她有点无从下手,但她还是每样都吃了一些。我们还让她跟着服务员学一学拽面,她也做得很好。下午,我带她去给家人买些纪念品,顺便喝一喝中国流行的茶饮。她很会挑礼物,给妹妹买了一把折扇,扇面有粉粉橘橘的刺绣;给弟弟的是涂色的京剧脸谱明信片;给妈妈的是一个清朝小宫女的摆件;没有找到适合爸爸的,后来就由我们送了一幅简牍代替。
(赠送礼物——简牍)
第二天是疲惫不堪的一天,我们走马观花地看过了黄河,登过炎黄二帝像,然后匆匆赶往开封。一顿烩面和小憩之后,我们在“龙亭”和“清明上河园”度过了最后半天。晚上回程时,我们在CBD喝了最后一次奶茶,拍了许多合影,我们知道这次再见很可能是永别了。
(炎黄二帝像前合影)
(于“龙亭”着特色服装留念)
(最后一次一起喝奶茶)
第三天上午把她送到学校,见到两天不见的朋友们,她像小鸟一样飞进人堆里叽叽喳喳。中午吃饭匆匆打过招呼,我们就说了再见。
三天时间很短,真如做梦一般。
令我记忆深刻的是这个小姑娘爱笑的性格,她只喜欢吃牛肉和蘑菇,但还是乐于品尝一切餐桌上的食物;她嗜甜,但她从不拒绝喝几口清苦的茶;她筷子用得很不熟练,常常要反复几次才能夹起来东西,但她一直告诉我不用为她准备刀叉汤匙;她怕热,但每次要在太阳下行走时还是很快戴好墨镜背好背包。十几岁的小姑娘,却很懂得入乡随俗,也很知道旅行的意义就是踏出生活的安全区,尝试一些新的东西,这很值得我们思考。
我们曾从亚洲东方聊到中北欧洲,我也在谈话中印证了一些对中西文化差异的猜想。
1)作息差异
中国中学的上课时间通常是早八点到晚九点,而比利时最晚是下午四点,并且他们没有繁重的课业,休息时间可以用于业余爱好。并且国人习惯于把任务留到家里,因此经常晚睡熬夜,而比利时人大多在晚十点半之前已经入睡。
2)时间观念差异
在跨文化交际课程上,我了解到中西时间观念差异主要体现在对准时的理解上。理论上西方通常以准确的时刻为准时,而中国人认为既定时刻前后一刻钟到半个小时都算作准时。这一点在接待过程中我是存疑的。我认为在现在中国严格的学校作息和上班打卡制度下,人们已经清楚地建立起以准确时刻最为准时标准的观念。这次反倒是比利时中学生常会在规定时间后才开始行动,比如起床,比如闭幕式排练,即使他们清楚时间安排。所以我认为由于个体和地区的不同,以上两种对时间观念可能交错存在于同一种文化中。
3)饮食习惯差异
在接待学生之前,学校就已经科普过比利时人不吃动物内脏。后来的几天也确实印证了这一点。可能欧洲畜牧业发达,人们更多的是吃牛肉和奶制品。并且在某次饭桌上,Marie问我为什么中国人吃这么多东西。我当时愣住了,后来想可能是我们三餐制的习惯和相对低热量的饮食搭配。比利时人爱吃奶酪,爱吃炸物,做菜用油基本是黄油,一点食物,热量已经足够多,加上他们少食多餐的习惯,可能造成了我们食量的不同吧。
4)行为习惯差异
Marie向我抱怨说,她走在路上,所有人都在看她。并且我们还遇到了一些小贩像她吹口哨,说一些很冒犯的话,虽然她听不懂中文,但她一定知道发生了什么,这也让我觉得很尴尬和难堪。为什么国人见到外国人的反应如此强烈呢?我想这大多并不是出于恶意,而是中国疆域太大,我们一直生活在单一民族的文化坏境中,因此对和我们长得不一样的外国人十分好奇。加上我们没有刻意强调公共场所保持安静,和不能对人指指点点的礼节,人们也就不掩饰他的心情了。反观比利时人在这一点上就做的好一些,即使他们国家有很多黑人留学生,他们走在路上也不会侧视,更不让人觉得不自在。
5)教育方式差异
常听人说在中国,最累的时候是高中,而在外国,最累的时候是大学。Marie能用比较流利的英语和我交流,甚至还有一些基础的法语,虽然有口音,但她告诉我这是她每周学两个小时,学了三年的结果后,我感觉非常惊喜。我们学习英语十年,尚不敢保证像她一样流利,或许就是因为我们太把精力放在语法上,导致我们说一句话之前总要遣词造句,因此犹犹豫豫。加上不常练习口语和听力,交流中最基本的两项技能我们就缺失了。而她们的课恰恰是注重听说,加以部分写作和语法的练习,让外语变成了更实用的工具。并且她们在高中需要学两门外语,加上选修课可以选择其他语言,一个学生最多可以同时掌握五门语言。我从高中毕业到现在两年间,口语和听力突飞猛进,就是因为大学的视听说课程。我深知这种模式的益处。
除了引起这些思考,这段经历本身于我也是一次奇妙的体验。即使身为语言学习者,每天都亲历文化的差异,我依旧需要做功课,了解比利时风土人情,在亲自上阵时,仍感压力巨大。难点还在于中国景点背后深刻的历史内涵,并不是我随口就能讲述的。我也曾试图让她了解华夏传说和北宋遗风,但发现她印象最深的还是少林寺和中国功夫。此时我才深刻体会到世界潮流不可逆。中国功夫作为中国元素最早出现在电影里,在西方盛极一时,又是近几年孔子学院大力推崇的热潮,我们还该助力于将这一元素先烙印进世界心中,然后才是更多中国元素的输出。
这是一次令人感慨颇深的文化之旅,三天里我们形影不离,感受着中比文化的初次碰撞。我既偶遇感动(Marie带来满满一行李箱的礼物赠予我和家人,还细心地准备了一本法语原版书给我),也遭遇困难(父母难以快速理解Marie略带口音的英语,全家的翻译几乎都交由我,同时操心着路线,三天后我就病倒了)。每一次文明的汇合或冲击都是学习外语途中的一次修行,吾辈还需向内求索,向外行走,下次一定以更加淡泊从容的姿态面对另一种文化。
敞开胸怀,接纳阳光播种爱
陈绵云
很高兴在2019年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组织的汉语桥比利时中学生夏令营交流活动中,我家能有机会接待一位来自比利时的中学生。短短三天两晚的时间,让我们认识了一位阳光、乐观、爱笑、自信、懂事的比利时女孩——Marie。当我们敞开胸怀来接待一个外国孩子的时候,我们不但丰富了自己,而且丰富了整个世界。
一、接待过程中的感悟:
一)在接待比利时中学生的过程中,女儿的语言能力、规划、社交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就一些话题还和Marie进行了有趣的探讨;在向比利时学生传播中华文化的同时,孩子也加深了对中华文化的理解。
二)语言一定要能沟通,这是最重要的。
三)充足的时间、充足的人手、充足的计划、充足的交流准备、文化常识准备,礼品准备不能少:和我们出国一样不容易,比利时学生可能会不止一次来中国,但来郑州可能就这么一次,所以,要尽可能带他们去看多一些的地方、进行多一些的体验、要用简洁的语言向她解释清楚所到之处、所看之物;有一个能做司机的父母、一个能做导游的孩子是接待的标配。
四)接待不能过于隆重:按中国的待客之道,首次接待,全家老小齐出动,阵势像接待来访大使一样,准备各种各样吃不过来的水果蔬菜和肉制品,但凡就餐就会有吃不完的饭菜,生怕提供的选择少了是常事,然而,我们的这种热情在比利时孩子看来是一种对时间和资源的浪费。最好的方式应该是把外国孩子纳入自己的家庭生活中,一切让她跟着当地家庭的节奏走,饭菜水果按需准备,安排也变隆重为日常,让她体验真实的中国家庭生活,了解中国人的生存状态,让彼此都觉得舒适为好。
五)既要有传承古文化的使命感又要有对中国现代文明、现代科技和民族风情的自信。
二、从比利时学生身上学到很多
一)对人对事用心用情:比利时女孩为我们一家三口准备了一行李箱的礼品,每件礼品都是结合我们各自的年龄,性别,身份和爱好精心挑选,精心包装、并隆重送出的。每一件礼品都有着特殊的文化内涵,这些激起了我们对比利时的兴趣,开始经常看有关比利时的书籍。当然不是每一个外国人都懂汉语的,我们在送出礼品时若能配上相关的英文简介或推荐可供浏览的网站是再好不过的。
(Marie送给爱旅行的我的luggage tag -- 行李标签)
二)入乡随俗:接待外国孩子,重要的一课是饮食习惯,但没想到饮食的问题竟然比我们想象的容易,因为Marie说她愿意吃中餐。她一直坚持用筷子,会为吃到中国特色的饺子、烩面和灌汤包子而开心;吃火锅,虽然有点烫,但并不影响她对火锅的赞赏和喜爱,也许,不一定是她真喜欢火锅,但她喜欢尝试新的东西。
三)好奇、勇于尝试:比利时孩子对我们的古文化充满好奇的同时又对我们现代的城市地铁、公交、共享单车和网上支付充满好奇,为此她特意拿出了一下午的时间来体验我们的公共交通、为家人采购具有中国文化内涵和河南元素的礼品。我们一起点餐时,她会选没吃过的东西,还学习包饺子、做拽面。好奇、勇于尝试,在比利时孩子身上表现得很鲜明,我想这可能和她们的教育有关,我想她们的父母应该是鼓励她们勇于去尝试新东西的,而我们中国父母,我们有这样尊重和鼓励孩子吗?有为孩子即使创新不成功,也能接受、接纳他们的勇气和准备吗?
(Marie在学做拽面)
四)懂礼貌、知感恩:每天早晨起床,比利时女孩都会向我们问候一句“Good morning!”;在接待过程中,尽管我们做了很多的准备但还是有很多考虑不足的地方,对此比利时女孩总是表现出她的理解和宽容并常常微笑着向我们所做的一切表示感谢。
五)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17岁的Marie居然去过七个国家今年又来到了中国,难怪她有那么好的跨文化意识。 看来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确有道理,有机会,一定要让孩子去游历、去学习。世界很大,给孩子一个更广阔的视野。
(与中国对联合个影)
感谢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搭建交流的平台,感谢郑州市第四十七中提供这样一次难得的机会。虽然此次接待活动时间很短暂,但是带给我们的思念和思考却是永恒的。
审核:张宏 编辑:刘睿